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数据存储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承载着保护、管理和分析数据的重要任务。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存储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数据存储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承载着保护、管理和分析数据的重要任务。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存储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数据存储行业正经历技术变革,先进半导体存储逐渐替代传统机电存储。全球存储领域长期处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垄断之下,但中国正在迎头赶上,已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完整产业链。
从技术角度来看,全球存储领域正处于以先进半导体存储替代传统机电存储的技术变革期。传统的HDD(机械硬盘)市场长期被美国希捷、美国西部数据和日本东芝三家公司垄断,而DRAM(内存)市场由韩国三星、美国美光、韩国海力士三家公司主导,NAND Flash(闪存)市场主要被韩国三星、日本铠侠、美国西部数据、美国美光、韩国海力士五家公司瓜分。然而,中国企业在闪存部件和整机能力方面已处于全球先进水平。例如,我国企业研发的232层三维闪存芯片与美光同系列产品相当,代表业界最先进水平,具备存储密度高、生产周期短、定制化能力强等优势。同时,我国SSD主控厂商正迅速崛起,已有十几家厂商自主研发的SSD主控芯片成功商用,用户体验良好。
在存储整机市场,戴尔、惠普等美国厂商长期占据全球60%以上的份额,但我国华为等企业在全球企业级存储设备市场中已位居前列。国产数据存储系统通过整合编码算法、芯片卸载和大容量/高密度盘等闪存介质应用技术,构建了全球领先的高密度、低功耗的全闪存数据存储系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如《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推动数据存储产业发展。同时,大模型时代数据需求激增,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设中数据存储成为核心要素。
从市场应用角度来看,大模型时代数据决定人工智能的高度,作为数据的载体,数据存储正是人工智能智算集群建设的核心要素。在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设中,存在“重算力轻存力”的倾向。统计数据表明,算力中心的存算比在美国为0.83GB/GFlops,在中国为0.33GB/GFlops,仅是美国的38.5%。考虑到美国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起步早、经验多,其“存算比”有一定参考价值,相比之下,我国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包括各类数据中心)大概率有“重算力轻存力”的倾向。
此外,在“存储革命”(即以SSD为代表的半导体存储取代以HDD为代表的机电存储)中,我国也存在滞后的现象。迄今为止,HDD占据我国存储领域近80%的存量市场,但该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目前,SSD在性能、效率、节能、可靠性等方面已全面超越HDD,预计到2026年左右,SSD在价格方面也将优于HDD。如以“闪存占比”(即SSD等半导体闪存在存储中所占比例)衡量,美国的闪存占比为55.4%,中国仅为29.2%,这种情况表明,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迎头赶上。
全球数据存储设备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3年全球数据存储设备市场销售额已达1812.8亿美元,预计至2030年将激增至4014.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3%。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数字化、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
在市场竞争方面,众多公司纷纷推出针对消费者和企业细分市场的产品,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价格敏感性以及云存储解决方案的品牌声誉等方面。全球范围内,三星、SK海力士、金士顿科技、美光科技和西部数据等行业巨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数据存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数据存储市场规模庞大,2021年市场规模增长至5983.44亿元,同比增长了10.11%。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据存储市场规模将提升至7820亿元左右。随着数字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中国数据存储行业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华为、浪潮、用友、海康威视和中兴通讯等厂商在中国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它们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数据存储行业的佼佼者。这些厂商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还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从市场结构来看,中国数据存储市场涵盖了芯片/介质、网络技术、存储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算法、整机等根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NAND Flash(SSD颗粒)、SSD(固态硬盘)主控芯片和DRAM;中游主要包含存储整机和存储系统;下游主要是多种应用与服务。
未来,数据存储将向大容量、高性能、安全可靠、绿色低碳和开放生态方向发展。先进半导体存储将全面取代传统机电存储,同时云存储、边缘计算、量子存储等技术将逐渐兴起。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存储设备需要在硬件架构、介质选择和技术优化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大数据存储和高效处理的需求。未来存储设备将采用更先进的存储介质和技术,提高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同时,存储设备将在读写速度、数据传输速率等方面不断提升,以满足高效运算和实时分析的需求。
随着数字化、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全球和中国市场的数据存储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一增长趋势将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存储和处理;二是云计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选择将数据存储在云端,享受云计算带来的便利和高效;三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和分析,从而推动数据存储需求的增长;四是物联网设备的增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互联网,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存储和处理。
数据存储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行业现状来看,技术创新推动发展、政策支持与市场应用双轮驱动、市场痛点与挑战并存。市场规模方面,全球市场蓬勃发展,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前景方面,技术发展趋势明确、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国数据存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